7月11日,“植根云中·鉴创本草”第二期“云鉴本草”中药材鉴创活动在云南中医药大学举行。活动由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白药集团联合主办,汇聚政府、企业、高校及行业代表200余人,通过学术研讨、圆桌论坛、实践竞技等形式,共商云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活动现场,云南中医药大学校长丁中涛强调,做好中药材鉴定,是确保中药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的核心环节。云南白药集团高级副总裁何涛表示,云鉴本草活动为提升中药材鉴定技术提供了有益探索,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云南白药作为链主企业,正推进“六统一”模式和“1+1+N”产业布局,已建成6大产地仓,带动近万人增收。“云南白药将依托‘云鉴本草’平台推动标准输出和成果转化,把云南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优质药材支撑中国中药发展,共建云药产业新生态。”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张赟华指出,药品检验机构要当好中药材安全质量“守门人”,以活动为纽带,既要用好性状鉴别、显微分析等传统经验“传家宝”,更要联合高校与企业加速检验技术、标准及追溯体系创新,筑牢中药材从田间到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全链条质量防线。
学术讲座环节精彩纷呈,专家学者从多维度探讨中医药发展。王志红教授解析了中医药概念的动态演变历程;肖琳婧副主任药师结合红花、地龙等实例,剖析了中药材质量控制要点;云南白药集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成金强调“种业芯片”价值,指出良种是产业安全根基;张荣平教授则分享了民族药臭灵丹抗流感的最新研究成果。系列讲座展现了中医药从理论传承到实践创新的完整发展路径。
在圆桌论坛环节,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白药集团、云南中医药大学三方围绕“监管与发展如何共生”“链主企业的压力与动力”“高校如何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达成了监管要“落地”、链主要“扛旗”、高校要“支持”的共识,为产业发展明确了协同方向。
中药材鉴定模拟赛是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42名晋级选手展开激烈比拼,先后完成中药材性状鉴定、真伪判定及显微判定项目。本次竞赛充分展现了参赛选手的中药材鉴定功底和良好的专业素养,选手们对云南特色中药材的认知度较高。活动主办方表示,希望选手们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为中药材质量管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领域的标志性活动,“云鉴本草”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不断拓展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已成为推动政企研协同的重要平台。未来,活动将继续以技能大赛形式,持续强化专业人才培育力度,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专业力量。(记者 郭明鉴 图:云南白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