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玉溪卷烟厂制丝二车间,12吨线加料机管道末端的一滴料液异常滴漏,引发了机械修理工钱智瑞的高度警觉。这个看似微小的异常,在经验丰富的维修团队眼中,却可能是重大质量隐患的前兆。因此,一场以“零隐患”为目标的设备深度排查行动迅速展开。
加料管道维修现场(6月26日摄)。
精准诊断:设备故障的“找茬”艺术
“设备故障就像埋在生产线里的‘暗雷’,必须用‘显微镜’来排查。”凌晨的停机间隙,钱智瑞带领5名维修骨干组成攻坚小队,对加料机展开全方位“体检”。
在加料滚筒入口处,他们沿着管路一寸寸地摸排。“三通阀接口有微量料液残留。”钱智瑞用手机拍摄放大观察,管道与阀体密封面的渗漏痕迹逐渐清晰。一份“隐患台账”迅速在脑海中浮现,从加料泵到喷嘴组件,从电气控制模块到气动执行元件,维修团队都逐一进行了风险排查。
在触摸单向阀动作后,钱智瑞果断分析出成因:单向阀闭合响应延迟或闭合不严,导致料液反流。小队锁定了“加料管道堵塞隐患、三通阀密封失效、单向阀失效”等关键问题,这些“微缺陷”若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导致加料瞬时流量波动,影响烟叶加料的均匀性。
钱智瑞和同事对设备内部进行仔细检查(6月26日摄)。
精密维修:争分夺秒的技术对决
“必须在早班生产前完成修复。”钱智瑞迅速将团队分为管路清创组、阀体检修组和电气调试组,每个小组各司其职。管道清洗是一项“精细活”。钱智瑞带领组员用食品级清洗剂配合超声波设备,对单向阀、三通阀、喷嘴等零部件进行循环冲刷。
当喷嘴的雾化角度调试完毕后,每个修理工已是汗流浃背。系统试运行启动的瞬间,加料精度波动被控制在±0.5%以内,远超工艺标准。
钱智瑞和同事在查找设备故障(6月26日摄)。
长效机制:从应急抢修到风险预防
“设备维修不能停留在‘救火式’抢修层面,必须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系统,按照设备运行的时间、负荷的强度、所处的环境,精细化开展巡点检和预防性维修,这样才能做好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故障处理完后,钱智瑞把此次设备检查及维修的经验转化为培训课件,希望每位修理工都能够掌握“望闻问切”的设备诊断术。与此同时,车间各类加料机的“健康档案”里,也增添了新的“体检”项目。钱智瑞说:“当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零部件,整条生产线就能实现质的飞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