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7/02 09:12:18
来源:云南日报

昆明市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字体: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记者 陈飞 摄

  近年来,昆明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投入,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完善顶层设计、精准发力政策体系、聚焦重点产业,昆明市正着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昆明市强化政策引领,推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相继出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7条”“科技创新16条”等一揽子高含金量政策,在研发投入奖励、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增长16%,强度达1.92%,总量和强度均稳居全省首位。同时,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探索项目经费“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等举措,着力破除束缚创新的制度藩篱,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全市科技型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约占全省的54.1%、66.2%和87.5%。

  昆明市加强平台筑基,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斐然,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0个,在全省占比近90%。建成云南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省级创新平台约1100个,在全省占比近60%。新引进山东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校地合作研发机构,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

  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优势特色领域,昆明市明确主攻方向,实现产业聚焦,推动科技创新精准服务产业发展,融合效能加速释放。目前,全市生物医药高地隆起,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白药等龙头机构和企业,在疫苗研发、细胞治疗、民族药现代化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产业领跑,贵金属新材料产业优势突出,贵研铂业等企业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贵金属催化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环保、新能源等领域,产业规模与技术实力国内领先。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以贵金属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经济赋能升级,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云南省区块链中心落地昆明,“刷脸就行”工程深入实施,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城市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高原特色农业提质,花卉、种业、绿色食品产业优势持续巩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依托大数据优化交易流通;云南省农科院等机构在花卉新品种选育、高原特色作物育种方面成果丰硕,云花、云菌、云咖品牌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为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强劲支撑。

  全市推进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企业创新活力迸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37家。按照“一行业一中心”原则,探索构建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联合体,累计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0家,占全省的71.4%。围绕试验检测、信息服务、创新成果产业化等公共服务需求,累计创建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7个。同时,提升工业企业创新设计能力,推动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记者 尹朝平)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