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临沧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积极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有什么重要意义?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临沧市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直通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关键节点,也是毗邻毒源地“金三角”最近的边境州市之一。在长期的禁毒斗争中,临沧市涌现出了张从顺、张子权“一门两忠烈”,以及吴光林、罗金勇等无数英烈英模,是一座禁毒英雄城市。临沧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是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边疆治理能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如果创建成功,临沧将成为全国第一个毗邻“金三角”的禁毒示范城市,必将对境外相邻地区产生示范带动效应,甚至对全球禁毒事业都将产生正向激励。
临沧市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四级书记抓禁毒,“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挂帅抓禁毒工作,这是临沧市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地实现点、线、面结合,工作措施一竿子插到底;二是境内境外双拳打,毒源在境外、市场在境内,必须坚持境内境外双拳打。临沧市始终坚持联合执法、境外打点、拔钉追逃“三管齐下”,与境外执法机构建立禁毒合作机制。坚持专业查缉、专案严打、专项整治“三专并举”,与境内相关省市警方建立联动协作机制,统筹境内境外两个战场,缴获的毒品数和制毒化学品数均居全省第一;三是多元发力强治理,临沧市积极推进云计算、物联网、无人机等新科技手段与禁毒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公安数据与禁毒社会化工作数据的转化,全力打造“智能、快捷、高效”的毒品问题治理工作模式。同时创新开展“一体两翼”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成立临沧市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开展市、县、乡、村“四级联创”,推广“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综合整治”模式,推动毒品问题治理提质增效。
问:根据国家“清源断流”行动部署,结合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临沧在遏制境外毒品渗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临沧市牢记“为国守边、为民禁毒”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将禁毒工作置于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守护和畅通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高度来部署,放在维护中缅关系和边境安全稳定大框架下审视和运筹,通过与境外相关地区开展联合执法,在落实国家“清源断流”战略中真正体现了临沧作为。
取得的成效主要归结为:两个第一、一个清除、一个重创。“两个第一”是指在境外缴获毒品16.628吨,居全省第一。成功抓获包括母某东、曾某勇在内的“钉子”逃犯152名,居全省第一;“一个清除”是指与我临边规模化毒品加工厂被全部有效清除,三年来打掉境外制毒工厂、囤积点10个,有力支撑了全国“清源断流”战略;“一个重创”是指重创毗邻境外地区毒品产业,经临沧入境被外省(市、区)查获的毒品案件数和缴毒数呈断崖式下降,边境禁毒工作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问:临沧属于边疆多民族地区,在边疆毒品问题治理方面做了哪些积极探索?取得了什么成效?
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临沧坚持把毒品问题治理作为边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临沧市的探索和成效归纳起来为“四治四提升”,一是坚持“德治”,预防教育效果提升。临沧市将禁毒宣传融入“泼水节”“青苗节”“摸你黑”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先后组织“禁毒公益健步走+全民乐跑”等10余个大型禁毒主题活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崇“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把预防教育与群众工作生活、文体活动紧密结合,真正将禁毒宣传教育触角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群众禁毒知识知晓率上升至95%。
二是坚持“法治”理念,戒毒康复质效提升。临沧市实施与毒情相适应的分级管制和分类施治制度,通过建设77个“标准化、规范化”社戒社康工作站,配备432名专职工作人员,着力完善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救治帮扶、融入社会于一体的社戒社康模式,全市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上升2倍,就业安置率达92%。
三是坚持“自治”理念,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临沧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毒品问题治理纳入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选派“自然村长”到基层一线工作,发动群众参与禁毒斗争,打通农村毒品问题治理“最后一米”。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出台管用有效的禁毒乡规民约,利用“巧舌妇”“布朗哨兵”等群防群治队伍,巩固基层治理成果。
四是坚持“智治”理念,智慧治毒水平提升。临沧市建成市级1个毒品实验室和1个污水毒情监测站、4个县级毒品实验室,成为云南省率先建成县级毒品实验室的州(市),毒品实验室技术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临沧市有序推进“麻精药品追溯平台”建设运用,建成“临沧市毒品问题智慧治理平台”,溯源追踪和监测预警能力持续提升。
问:面对新的毒品形势和挑战,临沧今后禁毒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临沧市将持续总结开展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以来的经验做法,聚焦“六全”体系建设,从四个方面持续抓好禁毒工作。
一是党建引领、加强统筹,筑牢基层禁毒堡垒。临沧市将通过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将禁毒责任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体系,确保书记带头抓禁毒。同时,建立“党员包片联户”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涉毒风险排查和宣传教育,将禁毒工作与基层治理同部署,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禁毒宣传进万家”活动,通过主题党日、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全面提升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二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构建全民禁毒防线。一方面由市、县(区)党委政府持续统筹禁毒资源,并将其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禁毒工作责任落实。另一方面由各级政法部门发挥打击主力军作用,依法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同时推动各级禁毒委成员单位发挥禁毒职责,落实挂钩联系制度,积极开展查堵、管控、宣传、保障等禁毒工作。此外,充分挖掘群防群治队伍力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提供涉毒线索,主动参与禁毒人民战争。
三是长臂打击、清源断流,不断深化跨域协同作战。针对一些重要的贩毒通道,建立完善与重点省、市的情报共享、联合侦查机制,必要时成立联合专案组,协同布控收网。同时,在省禁毒委员会的统一部署指挥下,联动相邻州市开展扫毒行动,建立毒品溯源倒查机制,对涉毒案件“一案双查”,全力追查毒品源头和流通网络。此外,按照国家“清源断流”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与周边国家的禁毒联络和执法合作机制,主动出击,大力实施境外专案打击、“拔钉追逃”行动,全力遏制境外制贩毒的猖獗势头,从源头上减少境外毒品向我国渗透。
四是打防结合、创新治理,科技赋能精准管控。一方面,全面提升“污水验毒”“毛发检毒”技术,实现精准锁定涉毒高风险区域,精准打击制毒窝点;针对新型毒品,主动联合互联网平台建立“涉毒关键词库”,全网筛查新型毒品暗语交易信息,阻断网络贩毒链条。另一方面,推广“毒品问题智慧治理”平台,实现对社戒社康人员在线精准管控;搭建“毒情预警平台”,进一步整合物流、金融、社交数据,预测贩毒风险,提前进行干预;针对青少年群体,主动开发符合年龄特点的互动游戏等宣教产品,对重点涉毒场所人员开展“靶向培训”,进一步提升识毒能力。
禁毒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共治为基础,构建“打防管控帮教”一体化体系,进而实现毒情根本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全面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