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01 16:13:26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科技支撑景谷大白茶成就“白富美”

字体:
 

  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景谷县深入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茶、文化润茶、科技兴茶,深入推进“品种、品质、品牌”的茶产业发展战略,做实做优景谷县农科服务团工作,申报挂牌朱兴正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成立景谷大白茶研究中心,为景谷县茶产业提供从茶树种质资源、绿色有机茶园建设、茶叶加工提质到品牌打造的全产业链科技服务,推动景谷县茶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成就景谷大白茶“白富美”。

  景谷县农科服务团、朱兴正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充分发挥景谷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优势,系统开展景谷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品种培育及推广转化工作,成功登记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2个:“秧塔大白茶”和“云黄1号”,研究证实“云黄1号”为三倍体茶树品种,在云南大叶种中属首次发现。“秧塔大白茶”2023年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推介为云南农业主导品种,“秧塔大白茶”和“云黄1号”在景谷推广达20万亩,占景谷县茶园总面积71%,在临沧市、德宏州等州市均有推广种植。

  景谷县农科服务团、朱兴正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与景谷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通过 “整村推进”的方式,推动景谷县有机茶园转换认证,系统开展有机茶园建设和管理技术培训。截至2024年底,景谷县有机转换认证覆盖面积达25万亩,位居全省第二位,转换认证面积占全县茶园面积的71%,获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64个,有机加工产品80个,茶园变得更“美”。

  在景谷县农科服务团、朱兴正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支撑下,制定了《景谷大白茶》《景谷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研发推广了标准化白茶加工生产线4条,推动了景谷大白茶标准化加工提质进程。标准化加工技术可克服传统加工受气候条件、人为因素等影响,还能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和稳定产品品质,产品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均得到提升,实现更“白”。

  景谷县农科服务团、朱兴正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助力景谷大白茶区域品牌打造,合力开展“中国大叶白茶县”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2024年,景谷县获“中国大叶白茶县”命名,景谷大白茶通过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2024年,景谷大白茶面积20万亩,产值48.86亿元,较2023年增产3.99亿元,实现了连续增收。受益茶农3.8万户,直接受益人口12.17万人,茶树真正变成了百姓的致富树。(朱兴正 陆传坤)

【纠错】 【责任编辑: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