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3/20 22:00:41
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科技赋能花卉产业振兴 赤子之心点亮云花未来

字体:

  近年来,云南花卉产业形成了完备的全产业链体系,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云南花卉产业的振兴之路再次受到广泛关注。从种业“卡脖子”难题到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云南花卉人用赤子之心,怀揣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花卉产业的执着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从“引进来”到“自主育”,科技赋能品种创新

  丽江,这座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美誉的古城,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成为花卉生长的沃土。近年来,丽江市立足“一县一业”花卉产业,初步建成了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然而,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种业发展滞后、绿色生产技术相对欠缺、科技创新与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逐渐凸显,制约了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里摆放的云南自育花卉新品种(资料图)

  2024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花卉所”)牵头组建的“丽江市古城区花卉产业科技特派团”聚焦当地花卉产业“品种老化、技术滞后、产业链短”等痛点,以“科技+产业”双轮驱动,推动丽江花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科技特派团针对丽江市气候特点,重点围绕切花月季、马蹄莲、百合等特色品类,引进国内外新优品种30余个,并筛选出10个适应性强、市场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月季品种“赤子之心”(资料图)

  同时,以“国风系列”自主品种培育为核心,通过杂交育种等技术,成功选育出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目前,‘粉红雪山’以其抗逆性强、花色纯正等特点,成为当地主打品种,亩均产值提升 20% 以上。“我们不仅要‘外引种’,更要培育‘中国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所长李绅崇说,“‘国风系列’品种在抗病性、适应性和文化内涵上更贴合国内市场需求,例如‘云斗幻梦’多头月季,不仅花期长、花色雅致,还融入了纳西族刺绣元素,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科技特派团精准帮扶,破解产业“卡脖子”难题

  “科技特派团就像及时雨,解决了我们多年的技术瓶颈。”丽江市花卉企业相关负责人感慨道。科技特派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对花企、花农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让企业、种植户体验新技术带来的好处。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团累计培训花企、花农500多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标准等成果5项,新品种、新技术等累计推广1000亩,产值累计实现5000万元,有效提升了花企和花农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丽江花卉产业的振兴,离不开企业的主动参与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丽江市古城区园艺技术指导站、丽江市经济作物工作站等单位积极协调资源,为科技特派团提供试验用地、数据支持和政策保障。而企业则以‘主人翁’姿态深度融入技术创新,形成了‘需求共商、成果共享’的良性互动。”丽江市古城区科技特派团团长蔡艳飞介绍道。截至目前,全区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企业有10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有3家。2023年种植面积达到5817亩,农业产值达到2.87亿元、综合产值达3.235 亿元,远超水果、蔬菜产业,充分体现了花卉产业的高效特点。

花卉企业正在筛选月季新品种(资料图)

  为破解“技术人才短缺”难题,科技特派团与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花卉产业专班”,定向培养本土技术骨干。丽江市古城区科学技术局还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未来两年里,科技特派团计划再引进10个国内外优新品种,培育5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风系列”自主品种,并在 3 个乡镇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

  云花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目前,云南省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重点收集保存了50余属2万余种(含品种)花卉资源,较2020年增加了近50%。云南省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建设的国际花卉创新研究中心公共育种平台为依托,引入10余家国内外知名花卉育种企业共同开展花卉育种联合攻关,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申请国家花卉新品种权1280个,较2020年增长56.8%,其中获植物新品种权801个,比2021年增加254个,增长55.6%,花卉品种创新领跑全国。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查看自育品种(资料图)

  截至2024年底,花卉所累计申请国家新品种权499个,获授权255个,并成功育成了96个“国风”系列月季新品种,特色花卉高山杜鹃新品种培育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首批获得 21个杜鹃新品种权。同时,商业化推广自育新品种超过100个,如月季“赤子之心”经杭州亚运会组委会筛选,成为官方指定颁奖用花,云南省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从2020 年不到 5%提高到15%,云花正在实现种子“芯”愿,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种业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云南花卉种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花卉所探索建立“定制化”联合育种机制,有效减少企业研发投入,弥补企业人才不足,并加快了育种效率及成果转化。云南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脱颖而出,种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95万亩,农业产值48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400 亿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206亿枝……这不仅是一串串数字,更是云南花卉人用辛勤和智慧浇灌出的丰硕成果。(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