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1/03 08:48:05
来源:新华网

强国复兴有我·云南民主党派巡礼|“崔三七”的梦想

字体:

  从“土特产”到百亿产业,在云岭大地上,三七的附加值不断提升,而“崔三七”就是参与者与见证者之一。相较崔秀明这个名字,“崔三七”更常被人叫起,这也是跟三七打了近40年交道的他更为习惯的称呼。

  作为民建云南省委会生态文明委主任、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崔秀明聚焦主责主业,从种植到研发,从生产到销售,助推云南省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已年过六旬的他还有一个关于三七的梦想……

  与三七结缘近40年

  1985年,崔秀明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文山,前往当时的文山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从此便与三七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个领域一干就是近40年。

  在崔秀明的记忆中,他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三七产业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三七产量也很低,农学专业的他便从研究种植方式下手,规范种植技术,并开展相关研究。通过技术体系的构建和规范种植技术,他和他的团队将三七每亩单产从50公斤提升到了150公斤。

  连作障碍,指同一种或同科作物在同一地块上连续耕种就会引起作物生长发育异常,需要间隔多年才能种植第二茬。三七种植就存在这个问题,同一块地要休耕近20年才能再种。为了攻克这一种植难关,崔秀明带领团队,历经10余年的攻关,将休耕年限从20年缩减至5年以内,为三七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解决了种植上的难题,崔秀明开始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产业发展必须要标准化,所以我们也开展了标准化研究。”崔秀明说,他们构建了云南省地方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已经走向了智能制造,但整个药材加工(技术)还比较滞后。”崔秀明介绍,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实现自动化,所以他与相关单位开展合作,初步实现了三七加工的自动化。

  一路走来,崔秀明带领团队围绕产业发展,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研究让云南省三七产业快速发展,产值极大提升。

  让三七产业遍地开花

  在解决规范化种植等问题的同时,为了让三七产业形态更丰富,发展更全面,崔秀明创办了企业,还曾在文山州第一家饮片厂——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职。

  如今崔秀明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但对于三七产业,仍然还有情怀与梦想:“种植环境解决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开发严重不足,我们的三七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崔秀明带领团队正在做新药研发,希望到退休的时候能做出新药。

  “我们三七很多年没有出新药了,这也是我的一个心病。”从2012年刚来到昆明理工大学时的3个学生,到现在每年培养博士硕士加起来近30人,整个三七研究团队已有13人,让崔秀明对实现梦想充满了信心。

  加入民建也为他想做的事带来了诸多助力。“我们民建是以企业家群体为支撑,只有跟企业多打交道,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带领我们团队更好地前行。”崔秀明表示,加入民主党派以后,经常到基层去调研,为他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云南,三七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也越来越受重视。在崔秀明看来,攻破技术难关很困难,攻破后再推广也实属不易,但是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且怀有追求和理想,认真对待自己要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到。他也希望自己在退休前能够完成更多关于三七产业的研究,让三七产业遍地开花。(完)(赵普凡 柴静)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