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六合彝族乡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因村制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乡村振兴、致富增收注入了新动能。
和乐村的辣椒种植情况(资料图)。张婉婷 摄
2024年,六合彝族乡和乐村的羊角椒和太子椒迎来了大丰收。从前,和乐村缺水干旱又交通不便,村民以传统的核桃、花椒和烤烟种植为主。近年来,和乐村积极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并同烟草公司一起引导群众科学种烟,在不影响传统烤烟种植的前提下,发展村里的“小田”“闲田”,既不影响烟叶质量,又调整了当地的产业结构。
连接到黑水村的输水管网(资料图)。王婧美 摄
和乐村党总支书记陈丽先说:“2024年和乐村共种植60亩羊角椒和太子椒,预计羊角椒平均亩产2吨,产值4000元;太子椒平均亩产2.5吨,产值6250元,整个产业预计产值可达30万元。”
近年来,六合彝族乡黑水村不断向产业规模化迈进,将烤烟、肉牛、生猪产业打造成为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积极探索“烤烟+雨水蔬菜+魔芋”套种模式,计划打造烤烟、雨水蔬菜、魔芋套种的样板,探寻产业增收新方式,而这一切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水路”的通畅。
正在直播的六合乡松园村村民(资料图)。张婉婷 摄
2019年10月,由烟草援建的六合引蓄水工程正式开工,2022年10月完工投入使用,2023年11月,六合引蓄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2024年9月,黑水输水管网建设项目完工,把白夷箐水库的水精准输送到了黑水村的田间地头,保障了35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未来,六合乡将继续紧扣“产业融合,烟农增收”主线,走出一条多元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完)(张婉婷 王婧美)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