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税惠助力非遗走好传承之路-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12/04 19:59:00
来源:德宏州税务局

云南德宏:税惠助力非遗走好传承之路

字体:

  近年来,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守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税务部门精准聚焦非遗项目在传承发展中的各类涉税需求,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力求为非遗传承发展营造更为便捷、高效的办税缴费环境。

  细致入微服务 点亮“非遗”展演风采

  在德宏州芒市,“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当地税务部门纳税服务热线接到云南德凤茶业有限公司的咨询电话,接线后当地税务部门迅速响应,及时了解企业需求,组织开办了“茶税学堂”,及时将最新政策送到茶企手上,详细讲解税收政策、报表填写和系统操作,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云南德凤茶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卢凤美表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要积极与市场接轨,这样才更有生命力。2023年粗茶收购、精制茶制作、市场销售等环节开支都不小,得益于享受到各类税收减免将近21.58万元,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品牌建设,传承好酸茶制作技艺,做好做优酸茶品牌。”卢凤美说。

  全心投入辅导 催发傣陶“非遗”新活力

  为进一步助力非遗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振兴非遗旅游资源,税务部门为非遗相关企业送政策、解难题,“量身定制”税费优惠政策,为非遗传承发展添彩加力。

  近年来,德宏州瑞丽市掀起了一股慢轮制陶热,游客们对这种少数民族工艺颇感兴趣。慢轮制陶作为傣族传统制陶技艺,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近年来制陶艺人逐年减少,传统的傣族制陶术面临传承困境。

  “为了保护、复兴傣陶,我把傣陶工艺和傣族文化充分结合起来,成立了这家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税务部门向我们精准推送优惠政策,定期上门辅导,还共同拍摄保护傣陶宣传片。”瑞丽市点土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玉介绍,2023年以来,公司享受“六税两费”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共计3万余元,在多方助力下,傣陶一定能焕发新的风貌,傣族文化一定能传播得越来越远。

  靶向精准助力 助推“非遗”手艺绽芳华

  阿昌织锦历史悠久,是阿昌族的“指尖技艺”,2013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梁河县娥昌民族服饰有限公司于2018年成立,主要从事阿昌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当地税务部门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出发点,成立“振兴101”志愿服务队,用心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们有了更充足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提升。去年我们享受到2.4万元的‘六税两费’减免,用减免的税款订购了新的织布机,现在可以一边制布,一边织锦,以前一块传统阿昌织锦要耗时3个月才能完成,现在4天就可以完成一款完整的织锦,有效节约了我们的生产成本。”梁河县娥昌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尹春焕说。(完)(杨婷)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