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8/21 11:58:48
来源:共青团文山州委

融通“3个圈” 云南文山拓展青年社会实践新方向

字体:

  今年暑期,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各地30个高校团队的322名师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开展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拓展“朋友圈” 让“三下乡”服务引得进留得住

  近年来,共青团文山州委探索完善“学校+县域”合作服务模式,采用“揭榜挂帅”工作机制,通过各县(市)团委梳理项目清单,团州委面向全国高校广发“邀请函”,高校团队按实践需求揭榜,达成结对意向。同时,建立“三下乡”信息库,主动邀请合作过的高校团队再次结对,形成长效机制。

高校团队在文山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资料图)。

  为消除高校团队的后顾之忧,文山州各级各部门积极协调学校宿舍、村(社区)闲置用房给服务团队入住,对接各地食堂等提供优惠就餐服务,整合会议室、教室、活动室、实践基地等为开展服务提供场所。同时,根据实践团队的要求和调研方向,文山州“一对一”为实践团队设计调研路线、商讨实践内容、制定服务课程,配合完成各类访谈、问卷等工作,协助资料收集、宣传报道,全闭环提供“青年管家”式服务,为高校团队高质量完成社会实践提供保障。

  提升“服务圈” 让“三下乡”团队长才干作贡献

  共青团文山州委立足文山实际和青年需求,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部署,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共青团文山州委以服务少年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让“三下乡”支教成为“思政大课堂”。30个团队中有15个团队是服务时长超过一周的支教团,共服务约3000名少年儿童,他们围绕历史典故、法律知识、科技创新、英语教育等内容,通过体验式参与等多种形式将知识传播给“少年儿童之家”的孩子们。

高校团队为小学生讲授科学知识(资料图)。

  暑假期间,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送文明礼仪下乡”“送社会新风下乡”“送科技科普下乡”等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参与乡村振兴,为文山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实践团队围绕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国家安全等重点问题,通过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等形式,引导和推动青年学生将社会观察、感悟思考、调查研究等成果收获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

  优化“发展圈” 让“三下乡”青年有舞台能出彩

  近年来,共青团文山州委依托辖内红色资源,通过沉浸式、情景式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文山红色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荣辱感和民族使命感。

  今年6月,香港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到麻栗坡县开展“服务学习”项目,84名师生走进麻栗坡县大坪镇大坪小学、麻栗坡县第二中学及麻栗坡县中心福利院,围绕“中国历史与文化教育”“财商素养教育”“电子科技促进长者身心健康”三大主题开展活动,促进了内地与香港高校师生的交流,也为参与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完)(张玉君)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