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板蚌乡立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势,以打造特色农产品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香蕉、番石榴、芒果、砂糖橘、沃柑、甘蔗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广南县板蚌乡板蚌村的番石榴种植园(7月23日 摄)。
在广南县板蚌乡板蚌村的番石榴种植园里,番石榴树整齐地分布在田间地头,果农们穿梭在树间忙碌着。“我们来板蚌乡流转了13亩地栽种番石榴,去、前年遇上干旱天气,一年的毛收入也有7、8万元。今年雨水好了,预计有10余万元的收入。”番石榴基地负责人何仕新介绍。
番石榴果实体积大、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广南县板蚌乡气候炎热,适宜番石榴生长。近年来,广南县板蚌乡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和闲置土地资源优势,引进种植大户进行连片示范种植,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目前全村发展种植番石榴20余亩,年产值20余万元。
广南县板蚌乡板蚌村种植的番石榴 (7月23日摄)。
走进广南县板蚌乡板蚌村的香蕉基地,连片的香蕉林郁郁葱葱。香蕉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时长、用工量大,可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我管理的香蕉有10000株左右,临时用工每人每天100至150元,香蕉成熟时期,人工工资每天会涨到300至400元。”香蕉基地负责人蒋明友说。
广南县板蚌乡板蚌村香蕉基地(7月23日摄)。
通过积极引进发展香蕉产业,广南县板蚌乡实现了荒山变绿洲,资源变资金,在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农民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有打工收入。目前,全乡种植香蕉2000余亩,产量4000吨,产值1200余万元,年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人(次),带动务工收入500余万元。
近年来,广南县板蚌乡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传统农业积极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广南县板蚌乡板蚌村香蕉基地工人对香蕉林进行夏季田间管理(7月23日摄)。
目前,除了番石榴、香蕉,板蚌乡还种植沃柑800亩,预计今年产值230余万元,年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人(次),带动务工收入100余万元;砂糖橘600余亩,预计今年产值180余万元,年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人(次),带动务工收入80余万元;甘蔗1800亩,预计今年产值375余万元,年提供就业岗位12000余人(次),带动务工收入200余万元。(刘晓泉 胡俊 李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