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时28分,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滇东新能源事业部(以下简称“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富宁阿用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点亮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的第一个风电锚点,标志着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在富宁县的绿色能源布局上迈出坚实步伐。
据悉,富宁阿用风电项目是云南省“8+3”规划的新能源项目之一,是文山州富宁县的第一个风电项目。该项目位于富宁县归朝镇和板仑乡,所处位置海拔在1000米至1590米之间,总机位数36台,装机容量20万千瓦,配套新建110kV升压站1座。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输送4.2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3.21万吨,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3.86万吨。
加速前期手续办理 抢抓雨季前施工
为保障环评、土地、林地等要素,加快推进阿用风电场建设,滇东新能源事业部成立了党建引领+项目建设攻坚突击队、驭风者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队等,各级职能部门、设计院“四点一线”进行现场勘察,阿用风电项目工程历时4个月完成了林地手续办理、置换场址批复等相关前期工作。
大唐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共贺富宁阿用风电项目首批风电机组投产发电(6月30日摄)丁尚珊 摄
同时,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坚持以依法合规为前提,紧盯投产目标,让工程建设专家驻场协助、领导班子蹲点驻扎。工程建设突击队严守资源红线、坚守政策底线、缩短时间主线“三条线”,协调参建各方加大资源投入,落实“两不超、三个零”“五严禁、八严格”举措,争创“四优工程”。该项目进场道路长70公里,其中80%道路均为疏松土质,风机基础施工期间,滇东新能源事业部“三专”协调、组建成立道路保通攻坚队开展道路勘察、道路路基换填、路面硬化、道路拓宽处理等各项工作,完成道路硬化18处。
力保基础浇筑 抢抓吊装窗口期
面对坡度陡、路面窄、弯道多、沼泽地和错综复杂的居民用电线路,为把直径182米的风机叶轮等大件设备转运到指定机位,滇东新能源事业部针对5月连续降雨超30天后土质道路、平台承载力降低的问题,投入5台挖机、5台装载机、6台自卸车、1台压路机进行道路保通;投入5台大型装载机、10辆后轮转向塔筒转运车、6辆特种叶片转运车保证大件运输;探索铺设钢板进行机舱组装铺垫,有序完成雨后塌方清理、路面修整和风机平台换填、拓宽等各项工作。
滇东新能源事业部驭风者青年突击队开展GIS设备检查工作(6月27日摄)。资道勇 摄
在吊装过程中,滇东新能源事业部探索施行“一台主吊一套专业团队”模式,发货、运输、吊装、调试衔接有序。吊装协调突击队科学编制吊装计划,组织各参建单位按照并网节点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制定计划措施、动态跟踪管理、把关安全防线,有序推进风机设备进场、设备运输、风机平台换填、局部拓宽、协调主吊转场等施工作业,严格落实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起吊前吊具检查,严密周边巡视监控,在安全条件下抢抓窗口期,高效完成吊机转场及吊装工作。
全员协同 项目投产务期必成
富宁阿用风电项目参建各方全员24小时待命,遇天气突变、车辆故障、道路管制、堵塞等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协调力度,及时消除不利因素。风机电装协调突击队扎实做好风机电装、风机调试、试验等工作;集电线路施工协调突击队攻坚克难开展集电线路基础开挖浇筑、杆塔组塔拉线、电缆敷设试验、集电线路验收及停送电等各项工作;安全保障突击队严抓细查安全隐患;物资保供协调突击队催交塔筒、电缆等各类设备,多措并举保障项目施工进度,顺利实现升压站带电、首批风电机组投运。
滇东新能源事业部捐赠抗疫物资(资料图)李宏春 摄
“我们的杉木、桉树、八角、油茶都可以运出去了!”周边村民热情高涨。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坚持“一手抓项目、一手托责任”原则,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期间建设“森林防火通道+大件运输道路”53公里;支持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捐赠抗疫物资;强边固防突击队助力省委“一号工程”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中越边境约1km物理阻拦设施建设;多次组织慰问项目周边村寨困难群众,带动地方400余人就业创业,用绿色电能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将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围绕“提供绿色能源、点亮美好生活”的使命不断迈进,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追求卓越,坚定发展信心、牢记发展使命,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绿色能源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