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6/11 15:13:06
来源:怒江日报

怒江州:非遗与文旅相融,焕发时代新活力

字体:

非遗展演。李寿华 摄

  作为“记得住的乡愁”,非遗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美好生活的丰厚滋养。傈僳族“摆时”、怒族“哦得得”、独龙族独龙毯、普米族“四弦舞乐”……这些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明发展的鲜活见证,也是怒江人民世代相承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怒江州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引领非遗融入文旅产业发展大潮,“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深挖内涵,文旅融合释放非遗魅力

  “端午节游客多,我们辛苦一下,多编织几条独龙毯,多增加一些收入。”傍晚,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独龙毯编织合作社,独龙毯编织传承人碧玉花带着织女们穿针引线,将丝麻线织成彩虹般绚丽的独龙毯。身边,前来体验的游客拍摄视频、图片发朋友圈,兴致盎然。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生代绣娘,碧玉花的作品在保留传统核心工艺的基础上,与游客的需求相结合,对样式、色彩进行创新,使独龙毯焕发出新生命,织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2022年12月,“独龙毯制作技艺”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牵线搭桥,引进一家服饰公司,帮助独龙族织女制作独龙毯披肩、抱枕、包袋等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创新与群众增收致富相融合之路。

  “抓一把星星,撒在你来的路上……”夜晚,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山间传来轻快的歌声和乐声。小慧传习馆负责人张晓慧口衔傈僳族短笛与口弦,与丈夫江晓春唱起民族歌谣《老姆登之夜》,拉开了游客期盼的老姆登村非遗表演序幕。

  张晓慧和江晓春因为热爱民族舞乐走到一起。《老姆登之夜》是夫妻俩创作的民族歌曲。在县、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他们在村寨文体广场打造“老姆登之夜”非遗集市,带领村民进行怒族“达比亚”舞、民歌“哦得得”、傈僳族口弦乐等非遗节目集体演出,给外地游客一个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当地民族文化的场所,分享老姆登人的幸福与浪漫。

  唱一曲“哦得得”,跳一场“达比亚”舞,喝一碗漆油鸡“峡啦”,住云端客栈,观峡谷云海,体会边疆民族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如今,“老姆登之夜”非遗集市爆火出圈,成为老姆登乡村旅游名片,古老的非遗走出深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老姆登农家乐、民宿发展到50家,大部分村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今年1月至5月,老姆登景区接待游客9.86万人次,旅游收入1194.29万元。张晓慧说,大家看到了非遗传承对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来传习馆学习非遗的村民也逐年增多。截至2023年底,小慧传习馆共举办培训班450期,培训10000余人次。

  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

  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怒江州通过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以及传承基地、非遗体验馆,大力推出“非遗+旅游”等措施,合理利用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激活非遗资源的优化和创新利用,给非遗创造良好的成长土壤。

  老姆登村“怒苏哩150”客栈的竹篾楼里,省级非遗传承人郁伍林正在和徒弟们练习背上弹琵琶技艺。“这几年,村里年轻人对怒族琵琶弹唱很感兴趣。”郁伍林说,现在,传统文化在年轻人心目中认可度更高了。

  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怒族民歌“哦得得”传承人,十几年来,郁伍林潜心研究如何把怒族非遗文化融入自己的农家乐和茶叶、蜂蜜等农特产品的经营当中。每个寒暑假,他把村里热爱非遗的学生召集到家里,手把手教授“哦得得”“达比亚”弹唱技术,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怒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并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大力宣传峡谷风光和怒族传统文化,将怒江大峡谷的美好声音向世界传递。

  碧玉花经常上网学习,了解各地民族编织产品的样式、销售情况,探索独龙毯的编织新手法,希望有更多的独龙族妇女参与到编织事业中。在她看来,非遗要发展,就要创新,就要与文旅相融合,走进寻常百姓家。“独龙毯既要有传统本色,又要有现代生活感,原地踏步,传承路只会越走越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如今,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日益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社会公众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保护领域不断拓展,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传统体育、传统技艺、民族服饰、民族餐饮、民俗等门类,内涵更加丰富。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时代光彩

  依托“世界最美大峡谷”和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怒江州以文旅资源为切入点、文旅品牌为支撑点、项目建设为着力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和宣传推介活动,举办傈僳“阔时”文化节、怒江峡谷文化周,拓展怒江非遗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拉近非遗与现代生产、群众生活的距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非遗在群众中深扎传统文化之根,绽放时代精神之花,吸引、培养传承人后备人才,壮大队伍,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并投身非遗实践。

  非遗传承保护非一人之力,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参与保护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

  只要有时间,每天晚饭过后,泸水市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傈僳族“刮克”舞州级传承人五波三都会穿上傈僳族服饰,在中交火龙果广场带着村民跳傈僳族八套舞、“刮克”舞。

  五波三成立了非遗表演队,到泸水市六库街道、怒江傈僳音乐小镇、三河村等地给游客和村民表演,队员们表演有收入,还能锻炼身体,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队员里中年人、年轻人居多,这对非遗传承是一件大好事。”五波三说,每一项非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他结合各地旅游景点、景区和群众的文体活动需求,与企业、旅游协会对接,带领队员编排有民族元素的广场舞、民族舞,开展传统婚礼、民俗、射弩表演,实现非遗活动形式多样化,提高非遗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就业创业,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非遗文化传承焕新生。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新时代,怒江非遗传承机制不断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不断增多,非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传承与发展的路径不断拓展,传承队伍在发展壮大,影响力、知名度在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底,怒江州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有314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22项、州级165项、县级119项。代表性传承人420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36人、州级97人、县市级281人。收集整理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共20辑,有1个省级傈僳族民歌传习基地、8个非遗传习馆、8个非遗传习所、45个非遗传习点,建立民族文化传习学校10所、教学基地5个。(记者 李寿华)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