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叙述着当年红军进入迪庆时的情景。“红二、六军团在迪庆召开了‘中甸会议’,并制定了‘七项政治纪律’,为红二、六军团顺利通过迪庆继续北上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来自独克宗小学格桑花宣讲团的小小讲解员们边带领嘉宾团体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实景,边结合馆内的图文资料讲解着红军三大主力克服千难万险胜利完成长征的伟大壮举。
“红军是番民的好朋友”“保护商贩利益”“红军万岁!”……博物馆内,当年红军使用过的船只、枪炮、马灯等都作为中国工农红军与迪庆各族群众鱼水情深的历史见证,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了解了这段红色历史,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副写有‘兴盛番族’的红锦幛,它凝结着中国工农红军和当地各族同胞的深厚情谊。正是因为红二、六军团尊重当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自由,才能深得迪庆各族群众及广大僧侣的理解、爱戴和拥护,纷纷为其筹集粮秣,助其北上抗日,留下了这段军民一心、民族团结的革命历史佳话。”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四级调研员卢国宾说。
多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伟大长征精神在这里代代延续,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当年“兴盛番族”的美好祝愿已经变为现实。“来到迪庆,我最大的感受是这里民族团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非常牢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副主任李江说,“参观完红军长征博物馆,我想那样牢固的思想基础与迪庆传承多年的红色基因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当年红二、六军团巧渡金沙江进入迪庆,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迪庆各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另一方面,迪庆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一心向党,接续奋斗,才造就了这幅‘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和美画卷,共同谱写了翻天覆地的发展篇章。”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到“红旗卷起农奴戟”再到“雪域高原新面貌”,馆内的基本陈列勾勒出一幅迪庆各族人民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共建美好家园的壮丽画卷,不同时期的迪庆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艰苦创业的历史跃然心间。进入新时代,沐浴着党的光辉,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脱贫摘帽,踏上了新的征程,幸福之光在雪域高原光芒万丈,迪庆高原的石榴花越开越艳,石榴籽越抱越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