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17 10:41:29
来源:普洱日报

依托资源 古镇蝶变

字体:

  那柯里是一个多民族和谐聚居的传统村落,也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具有深厚的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和马帮文化。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历史遗存、自然风光、民族风情、非遗传承”等资源,以茶为源、以道为始、以民为本,高位谋划,融合推进同心镇那柯里村发展乡村旅游,全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凸显,实现了茶马驿站上一个传统村的历史性巨变。

  高起点规划 传统村走“特色路”

  那柯里村立足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民俗等因素,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修旧如旧、复古如古”的原则,以道为题、以人为本、以乡愁为情,突出产业支撑,延伸壮大产业链,集聚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使人流、物流、信息流横向叠加,以“一镇带多业”的发展模式向周边辐射,不断拓展就业创业空间,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乡村旅游新路子。如今,修复了茶马古道,实施完成了道路、管网、景观提升和智慧景区等“十大工程”,建成5G基站,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建设和修缮了实心树连心桥、马鞍风雨桥、马跳崖等10余个人文景观景点,成立了中国乡村音乐创作、金丝楠木现代工艺制作、普洱绝版木刻双创实践等基地,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齐头并进,文化印记与小镇风貌融合共生,人文景观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承载能力大幅增强。那柯里实现了从泥泞古道到“五色”石路,从土坯房到特色民居,从传统农耕到人人创业经商当老板,家家致富奔小康的生动画卷,再现了人来人往、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昔日鲜为人知的古道驿站蝶变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高融合发展 传统村端上“金饭碗”

  那柯里村坚持“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四位一体的发展方向,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元化运营”的模式,充分挖掘马帮、非遗、农耕等文化资源,做好产业融合,带动传统农业生产,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改变村民传统观念,实现共同增收致富。如今,茶叶、咖啡、果蔬、鲜花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开发了“趣味”“果味”等八大旅游品牌,创新开展集文化旅游、休闲、餐饮、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文化活动,开放绝版木刻、陶器、织锦等民族传统工艺制作体验,各具风情的民宿客栈、民族饰品店、特色餐饮店、免费体验店、茶庄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农家乐由2008年前的3家发展到26家,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2023年实现旅游收入1.78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993元增加到45000元,村民在家门口端上了乡村旅游“金饭碗”,广大群众“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已经变成现实。

  高水平管理 传统村奔向“振兴道”

  那柯里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千万工程”为抓手,采取“政府指导管理+企业+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宜居乡村、乡风文明”开展“四面流动红旗”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村规民约等制度,培育了青年致富带头人10人,党员示范户、结对帮带诚信经营示范户和民族团结示范户25户,组建游客咨询、环境维护、旅游企业、电商营销、应急救援、资源保护6支志愿服务队,引领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村落保护利用开发,不断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那柯里村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非遗旅游景区等16项荣誉称号,成为中老铁路沿线“产业聚集、文化多元、乡愁浓郁、特色彰显”的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小镇。如今,那柯里村的“好日子定律”被用到更广阔的地方和领域,形成了致富奔小康的“那柯里效应”,成功打造了一批以那柯里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宁洱周边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讯员 马志磊/文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图)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