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科技特派团把实验田建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农民的承包土地里,把科技论文“写”在东川区红土地上,全身心投入东川区的科技帮扶中,为当地群众解决养殖、种植科技难题,助力群众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走访调研东川产业(资料图)。 供图
“白天鹅”插上新翅膀翱翔乌蒙山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王宝维被称为“五龙鹅之父”,他培育出的五龙鹅已成为我国肉鹅良种繁育重要的母本。王宝维与助手张名爱主动请缨参与国家科技特派团,来到东川区组建水禽专家组,帮当地发展水禽产业。
针对东川鹅退化严重导致群众养殖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王宝维五上牯牛山,克服高海拔、低温度等困难,带领团队进鹅厂、访农家、测饲草,为东川区的鹅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水禽专家组勾勒出东川区鹅产业发展路径,制定出系列计划和方案。
为充分利用牯牛山得天独厚的饲草、气候等条件,王宝维团队带领当地养鹅群众推广农牧种养相结合的绿色环保循环养殖模式,建设鹅产业生态链,发展绿色生态鹅产业,把牯牛山漫山遍野的野草、野菜和大量的荞麦秸秆发酵后制成天然饲料,既节约了生态资源,又降低了养殖成本。
在经营模式上,王宝维团队在当地推广“加工企业+生态鹅园”模式,逐步形成种鹅和商品鹅养殖、孵化、加工、市场销售产业集散区,减少市场风险。同时,以“鹅名堂”品牌为依托,王宝维团队梳理鹅产业链各环节,补好各环节短板,最终带动东川及周边鹅产业发展,打造独具科技含量的鹅品牌。
如今,东川鹅已逐步走出产业发展困境,焕发出“土、特、产”地域品牌和科技潜力,牯牛山李子沟“白天鹅”养殖规模已突破万羽,系列鹅产品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走进全国市场,“鹅名堂”品牌深受消费者欢迎。“鹅名堂”创始人苏亚江说:“东川鹅加持了科技成果后,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鹅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昆明市东川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舒音东介绍,王宝维团队把水禽养殖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水禽养殖户,为东川区打造了一支本地技术团队。
深入田间地头查看马铃薯种植情况(资料图)。 供图
小洋芋变成“金疙瘩”成就大产业
3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杨琼芬带领马铃薯组专家团队扎根东川,深入调查研究东川马铃薯种植,以科技赋能马铃薯产业发展。
李子沟开花洋芋是东川洋芋的代名词,却一度出现品种退化、土地僵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杨琼芬组建李子沟“开花洋芋试验站”,带领群众推动开花洋芋科技化种植、品质化提升、品牌化营销。杨琼芬白天手把手教农户种植,晚上召开火塘会,说服农户改变落后观念,提高科技、市场意识。
在杨琼芬及其团队的引领帮扶下,东川区红土地镇建设“开花薯1号”和“青薯9号”600余亩示范基地;碧谷街道李子沟村建设200余亩新品种示范基地;铜都街道建设核心示范基地600余亩;精选8个观赏型马铃薯新品种落地红土地镇花沟村,打造洋芋花海摄影旅游景点。同时,东川大洋芋展陈馆建成,绿色生产基地溯源平台搭建成功,洋芋疙瘩饭、洋芋酒研发面世。
目前,东川区建设洋芋产业驻点服务区3个,带动科技服务洋芋产业行政村5个;培训技术人员66人次、培训农户200人次。同时,东川区对接引进昆明子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了马铃薯生产、加工、研发一体化发展。
东川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春介绍,东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科技特派团工作,东川区委书记、区长任领导小组双组长,建立健全调度联络、目标考核协调机制,创新“科技小院+示范基地+企业农户”的“1+N”技术推广机制,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引入各类科技资源链接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实现现代农业科技的高位嫁接。
3年来,国家科技特派团深入东川区开展产业科技帮扶,17名农业专家聚焦鹅、马铃薯、生猪、大宗蔬菜等产业,开展“一对一、一帮一、一带一”精准服务,帮带培育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以科技赋能助力东川产业高效发展,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