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云南省各级红十字会大力开展“救在身边+生命教育”“防灾减灾+生命教育”“人道救助+生命教育”“爱心相髓+生命教育”“生命接力+生命教育”“养老服务+生命教育”六大行动,帮助群众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助力“健康云南”建设。
提升应急救护技能 积极发挥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助手作用
拓展“救在身边+生命教育”广度,云南省各级红十字会以“提高应急救护培训师资能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为主要任务,大力开展应急救护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工作不断深入。
云南省红十字会在2023年第七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中荣获团体奖及单项奖等5个奖项。云南省红十字会2023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省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开展了“防汛防溺水救援救护培训”专项行动,全年累计培训应急救护师资707人、持证初级救护员12.66万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208.18万人次。
推进“防灾减灾+生命教育”力度,云南省红十字会积极发挥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助手作用。2023年,顺利完成“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任务,以及2023年西南协作区(西南5省)综合演练等,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安排抽调队员组成中国红十字(云南)大众卫生救援队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震灾区现场开展救援,共调拨价值669.17万元的救援物资支援受灾地区。
丰富人道救助项目内涵 让生命教育有深度更有温度
加强“人道救助+生命教育”深度,2023年,云南省红十字系统筹集价值9616.83万元的款物,开展“博爱送万家”“助医助学助困助残”等人道救助工作,其中,“博爱送万家”受益群众43.87万人次,5.73万名家庭困难的先心病、白血病患儿及大病患者得到及时救助,12.74万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帮扶救助,476名家庭困难肢残患者得到了云南省红十字会假肢康复项目办公室的康复服务。
提升“爱心相髓+生命教育”精度,云南省红十字系统2023年完成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血样采集入库5000人份,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47例,各级红十字会充分挖掘典型捐献案例,讲好“爱心相髓”捐献造血干细胞故事,不断提高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度。
增强“生命接力+生命教育”厚度,2023年,云南省红十字会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云南省遗体捐献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实施以来,全省已实现遗体捐献50例,与去年相比增长明显。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了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10周年纪念宣传活动,“博爱云岭——生命·遇见”2023云南省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相继建成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园,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支持和参与“三献”工作。
保持“养老服务+生命教育”温度,云南省红十字系统在老年人及其家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中开展生命教育,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景洪市红十字会“为爱敲门——独居老人探访”公益项目,每周六定期为老年人开展2小时的探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共为景洪市区200余名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楚雄彝族自治州红十字会依托州、市2支养老志愿服务队,面向养老机构、城市社区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41场次,办理重大民生实事5件;昆明市红十字会依托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场所,开展老年人健康讲座、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县区红十字会在社区开办老年爱心食堂服务老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