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全面践行金融报国、保险为民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助力强国建设。
打造“定心丸”支持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人寿全力发挥金融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等功能,不断深化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人寿为科研人员、科技企业家、“双创”重点群体等提供了大量职业责任、人身意外以及健康养老等保险保障服务,并进一步完善科技保险体系,参与专利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试点,探索开展首版次软件保险、网络安全保险等业务。
拓宽“活水源”“碳”寻绿色发展之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人寿将绿色金融作为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寿参与投资的广西贺州富川风光电站,是中国人寿绿色金融实践的一部分。中国人寿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优势,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形式,重点支持了低碳、循环、生态领域融资需求。
围绕“双碳”目标,中国人寿不仅创新推出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农业碳汇保险、森林碳汇保险、湿地碳汇保险、草原碳汇保险等五大生态系统碳汇产品,还将卫星遥感、气象等大数据广泛应用于森林、海洋、湿地等“碳库”产品创新和理赔服务。
做好“贴心人”普惠服务惠及民生
自2022年7月起,在北京、上海、重庆等7省市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首批试点,中国人寿承办了其中5个试点省份的项目,总体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人寿加强与老龄办、妇联、残联等合作,发展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普惠保险产品,目前已惠及全国近5400万人。
在保险主业领域,持续向“三农”倾斜,是中国人寿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护航“夕阳红”助力“养老”变“享老”
中国人寿多措并举,在养老保险“三支柱”上齐发力。第一支柱方面,首批入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机构;第二支柱方面,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第三支柱方面,集团旗下保险、投资、银行三大业务板块同步前行,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规模行业领先,实现多个首批,具有较强养老属性的年金保险积累准备金达1.7万亿元。此外,为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需求,中国人寿依托专业、系统、网点和队伍优势,打造长期护理保险支撑体系,在全国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3300多万人。
驶入“快车道”数字驱动服务升级
长期以来,中国人寿积极投身“数字中国”建设,深耕数字金融领域。中国人寿着力解决理赔慢、理赔难问题,优化理赔流程。目前,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整体理赔服务时效0.39天,同比提速17%,智能化处理理赔案件超710万件,理赔智能化率超70%;中国人寿财险公司通过“一路行”空中智赔小程序、“云端赔”,实现数字化理赔一站式服务,方便用户快速高效、随时随地理赔。
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表示,中国人寿将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进一步把更多保险、投资、银行等金融资源用于服务实体经济。(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