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暨大理丽江迪庆联合加快推动滇西北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第一次协作联席会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召开,云南多个州市借交通进一步通达之机,增强旅游整体吸引力,推进滇西北旅游环线建设。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媒体走基层”集中采访小组紧跟热点,围绕“看文旅”主题,深入了解云南省税务部门如何结合文旅产业地域特色和实际需求,精细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加大税惠政策落实力度,全力助推滇西北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
服务“添彩”,三地文旅“串珠成链”
“我们与多家旅游公司开展深度业务合作,签订了平台合作协议,旨在宣传滇西北令人心驰的景点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推出更多贴近市场和游客需求的旅行产品。”大理州旅行社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梦涛介绍道。
目前,游客只需要3至5天的时间,就可以体验一次从“有风的地方”到“舍不得的丽江”,再到“世界的香格里拉”的深度游。此路线是游客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最受欢迎的旅游路线之一。
“公司在大理,生产经营业务涉及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三地,登录‘电子税务局’APP就可以办结95%以上的税务事项,异地办税也不用折返跑,省内通办节约了办税成本,这为我们深化滇西北三地合作提供了便利。”杨梦涛说,通过“电子税务局”,税务部门还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应税收优惠政策,让纳税人足不出户懂政策、用政策、享红利,为企业的发展提质增力。
“我们公司发票需求量大,涉税业务也很多,税务部门主动与我们对接,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辅导,切实解决公司的实际困难。”迪庆誉英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周崇洁向记者介绍,该公司主要承接大理—丽江—迪庆线路的旅行社。“今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近30%,随着滇西北旅游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对未来的发展,我们信心十足。”周崇洁说。
智慧“增色”,助力解决“急难愁盼”
“今年民族旅拍特别火,我们团队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也不需要靠其他措施引流,许多游客自己就找上门来”。丽江古城区摄族摄影店店长郑科亮说。
生意红火的背后是不断增加的涉税诉求。谈及办税体验,郑科亮说:“古城里就有5G智能办税厅,24小时不‘打烊’,即到即办,极大地方便了古城里的纳税人。”
郑科亮口中的智能办税服务厅坐落于丽江古城新华街双石段85号,于今年7月1日正式运行。
走进智能办税服务厅,人脸识别技术和税收大数据迅速推送“定制”信息,为纳税人就办税区域和办税途径进行智能指引。纳税人在自助办税区可以实现社保申报、凭证打印、车船税缴纳等九大类业务的7*24小时“一站式”不“打烊”服务。
除丽江的智能服务办税厅外,迪庆州、大理州税务部门也同样探索智能化、精细化办税缴费模式,设立了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填补“八小时”之外及节假日的服务盲点。
税惠“泼墨”, 乡村旅游破局“出圈”
滇西北的绿意乡野令人神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云南,体验滇西北山居原生风物乡村之旅。
走进大理沙溪北龙村,云南省首家乡村书店——先锋白族书局坐落于此。书店由一座废旧的粮仓改建而成,在此储存的从粮食变成了“精神食粮”,这也是游客来到大理沙溪必“打卡”的“最美网红书店”。
“税收的助力效应很显著,仅今年1至9月我们就享受到了税款减免近48万元,我们会继续把这笔钱投入乡村振兴和公益事业。”店长胡娇表示,书局成立3年来,蝴蝶效应也在持续扩散,周边咖啡店、民宿接连开张,原本僻静的乡村原野逐渐热闹起来,拓宽了村民致富路子,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北龙村焕发出新活力。
在“姚家大院”的院子里,香格里拉市金江镇设逻乡愁小院企业负责人陈春和正忙着和研学团队介绍“金江姚家大院”的红色故事。休息间隙,他介绍道:“我们能够有如今的发展,得益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更离不开国家出台的好政策,税务等部门都非常关心企业的发展,及时为我们送来政策‘礼包’”。
迪庆州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乡镇民宿、农家乐聚集且办税路途远的问题,迪庆州税务部门成立了税宣志愿服务团队,聚焦纳税人涉税需求,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税收宣传与辅导,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变“远程服务”为“家门口服务”,让便民办税“春风”吹进乡间田野,让税惠红利落实落地。(完)(邱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