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10月26日电 近日,云南大学新闻学院“一带一路的朋友 体验云南”在华留学生项目训练营在澄江拉开序幕,关注和讲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经济互动的故事。
中外师生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参观。(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来到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穿过神秘莫测的“寒武纪海底隧道”,从昆明鱼到恐龙化石,从远古到现代,38名中外师生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开启了一场与古生物的对话探秘之旅。
缅甸留学生杨邦华印象最深刻的是恐龙化石,他说:“这些庞然大物出现在自己眼前,感觉很神奇。”越南留学生阮泰河书说:“在博物馆里,我了解到了生命起源的奇妙历程,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魅力所在,拓宽了我的视野。”
与条纹班竹鲨、面包海星亲密接触;体验模拟电鳗电击互动设备上释放出的电流;与多彩的、自带浪漫属性的水母拍照打卡、合影留念……在寒武纪小镇,师生们度过了一段奇妙时光。在观看“海豚欢乐秀”时,越南留学生裴氏璇受邀请与可爱的海豚亲密接触。“它皮肤不是很滑,感觉像是在摸气球一样。”她说。
华灯初上,抚仙湖国际大剧院的国际马戏精彩上演,异国风情秀、惊奇火技秀、篝火大联欢等一系列的观赏、互动,引得外来留学生拍手称奇。演出结束后,留学生与来自中国、乌干达、智利、乌克兰、俄罗斯、墨西哥等多国演员进一步交流。孟加拉国留学生张瑞新在与乌克兰艺术从业者苏沙交流时了解到,苏沙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来到中国工作。
参加活动的中外师生合影。(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随后,通过探访澄江市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小浆果”种植,留学生们高度认可中国从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直观感受到农田尾水全收集系统的全流程,对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也有了进一步认识。
此外,扎染、关索戏脸谱等非遗体验活动,也让各国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印象。据基地总经理李娟介绍,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基地研学热潮影响力不断向外辐射,“一带一路”国际游客旅游接待市场业务量在公司接待总量中逐年攀升。
本次活动在加深中外师生友谊的同时,也借助文化交流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进一步促进交流共鉴。(完)(曹义雄、朱海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