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链补链强链 科技支撑云南“土特产”高质量发展①】找寻小糯玉米造福一方的科技密码-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9/22 09:15:45
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延链补链强链 科技支撑云南“土特产”高质量发展①】找寻小糯玉米造福一方的科技密码

字体:

傣族农户穿梭在玉米种植地(资料图)。云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供图

  如何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如何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今年以来聚焦的重点问题。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重要的糯玉米生产基地,出产的小糯玉米是该地区最具地域特色、最具竞争优势的“土特产”代表之一。2022年,西双版纳小糯玉米种植面积达9.6万亩,产量7.68万吨,年产小糯玉米近4亿穗。

 科技加持 玉米锁鲜

  随着真空包装技术的兴起,产品销售半径及销售周期有效延长,西双版纳小糯玉米因其特殊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但是,长期以来,在真空包装小糯玉米加工过程中,如何实现玉米锁鲜、护色、护味及口感还原,长期困扰着加工企业,也成了整个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同时,因生长差异,加工过程中原料利用率长期在60%左右,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小糯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真空包装小糯玉米产品(资料图)。云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供图

  云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服务云南农产品加工事业,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性问题。科技人员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了解到小糯玉米加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开展了多项攻关研究。

  经过不懈努力,科研团队找到了改善品质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玉米加工适宜性品种选择、采收标准、加工工艺、包装材料等各环节进行调整,在保留小糯玉米原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使其口感更鲜嫩、香味更独特,真正实现了品质的提升。

  支柱产业 造福一方

  西双版纳寻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小糯玉米种植、加工、销售,是西双版纳州龙头企业之一,现有签约和种植基地8000亩,年产鲜玉米2.5万吨,以合同、合作等方式带动农户300余户,户均增收1万元。

  “受专业限制,如何保持加工后的小糯玉米的色香味形,总是没能取得理想效果,直到得到加工所老师的帮助,很多问题才迎刃而解,公司的产品销量和复购率有了质的飞跃。公司有信心继续扩大产能,应用多种加工模式,有望将玉米原料利用率提高到90%。同时通过带动作用,一年内打造年收入10万元农户50个,年收入8万元农户50个。”该公司负责人罗丽萍介绍,目前公司已和多个商超、电商平台等合作,联农带农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已经把小糯玉米做成了云南的“一张名片”。

工厂照片(资料图)。云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供图

 内优结构 外扩市场

  云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晖介绍,云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作为云南省唯一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领域科技攻关的省级科研机构,宗旨就是为云南“土特产”延链补链强链。解决小糯玉米加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使小糯玉米“飘香”省内外,真正服务地方支柱产业,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造福群众。

  “我种了几十亩小糯玉米,但是以前销售价格一直不稳定,自从加工厂建在我们这里以后,工厂按保底价收购小糯玉米,行情好的时候还会多给钱,一年一亩比种植普通玉米能多收1500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种植户岩温罕说道。

  农产品精深加工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是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得益于新科学技术的加持,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完)(李荣辉)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