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积极探索原料优势之路-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09/05 19:28:04
来源:云南中烟红塔集团

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积极探索原料优势之路

字体:

  多年来,云南中烟红塔集团(以下简称“红塔集团”)将烟田作为“第一车间”,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其独特的原料优势。在烟叶采摘工作接近尾声的当下,红塔集团通过多种举措保证稳定的烟叶质量,给接下来的原料工作打好基础。

  “以虫治虫”的“和谐”

  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摆衣村,红塔集团将核心原料K326种植在海拔约1580米的缓坡上,坡底有河,河边种着水稻,坡顶林木繁茂,生机勃勃。在土地休耕的基础上,这里还具备水旱轮作的条件,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治理病虫害的问题上,红塔原料工作者选择“以虫治虫”,利用害虫天敌进行治理;在防治普通花叶病方面,当地使用了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效果显著,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化学污染。

  重要的“第一烤”

  在红塔集团的“第一车间”,从育苗到初烤完成,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初烤质量,红塔集团采用“软(技术)硬(设备)兼施”的方式。

  硬件方面,十街乡今年新建了很多电烤房。在烟叶初烤环节,从最早的“土烤房”到生物质烤房,再到如今的电烤房,设备愈发环保的同时,操作也愈发简单。

  在技术方面,十街乡选择了若干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较好、兼具表达能力的烟农出任烘烤指导技术员,在初烤环节对有需要的烟农进行指导。

  “秘密武器库”

  初烤完成后,“第一车间”当年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接下来,红塔集团的原料将经过复烤进入仓库,醇化后,经由生产线制成产品,销往各地。

  在卷烟生产中,烟叶存储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位于玉溪市红塔区灵秀村以及元江县的自然醇化烟库,被称为红塔集团的“秘密武器库”。红塔工作人员按照卷烟类型和叶组配方结构,将原料送入天然醇化条件下的库房,遵循“堆堆垛垛精心保管、箱箱件件科学养护”的仓管质量标准精心呵护,使烟叶天然醇化、自然生香,并最终达到红塔集团所需要的品质。

  鉴于烟叶醇化的存储对于湿度、温度控制以及虫害防治有较高要求,红塔集团在深入研究了片烟贮存养护的原理、方法,分析了烟草行业对片烟贮存养护数据监测的需求、方法和步骤后,提出以提高片烟贮存养护质量为目标,将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在库外、库内、箱内3个维度进行数据采集、无线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4个工作步骤。

  大数据、智能化,以及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也为红塔集团研究烟叶质量醇化规律、构建醇化预测模型提供大量数据信息。

  精雕细刻的“翡翠工坊”

  原料一直是红塔集团的特色、优势,红塔集团原料工作的核心是代代相传的匠人精神,同时辅以日臻完善的现代设备和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红塔集团“翡翠工坊”就是这样的存在。

  红塔集团“翡翠工坊”工艺设计流程有别于传统的生产模式,覆盖了高端特色烟叶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及追溯。其具体做法首先是好中选优,以感观质量为导向,挑选出优质高端烟叶,并辅以化学手段进行成分检测并标定,存放至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温湿度调节,提升烟叶的耐加工性。

  这些优选烟叶还要经过新一轮的精细挑选,即优中选精的阶段。在此阶段,采用外观评价、内在化学成分检测、感官评吸评价3种手段结合,辅以高速振动除杂、片型结构优化调整,符合条件的烟叶,才能进入精中选特。

  精中选特的环节,烟叶要经过分级师查瑕疵、剔主脉、撕支脉3步诊断,整个过程采用全手工定向选取烟叶,极为严苛。精选出来的烟叶,还要经过光波、微波杀虫杀菌,并通过光谱色差分选,进一步剔除色泽不合格的烟叶,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加工。最终,“翡翠工坊”的原料,将进入红塔集团精品制丝车间。

  算法“竞争上岗”

  据红塔集团精品制丝车间精品制造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侯琪琛介绍,精品制丝车间是红塔集团首条全流程利用智能信息化技术控制的制造生产线,具备“精、专、柔、智”的特点。

  在生产控制方面的特点,可用“精”来形容。以润叶加料工序为例,生产线通过高精度智能控制系统确保工序的“恒温、恒湿、恒流”。

  精品制丝专线的“专”,特点是“专线、专人、专控、专标”,该生产线是红塔集团首条高端高档烤烟型烟丝生产专线,除真空回潮外,其他工序均在全空调环境中运行,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恒温箱,大大降低了外部自然环境对制丝加工的影响。

  同时,依托车间劳模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两个平台,车间所有修理工和关键工序操作工均在“一室一站”承担相应的项目和课题,专线不但能出精品,还能出精品人才、精品标准。

  另外,精品制丝线负责红塔集团9个牌号高端产品的原料制造,目前,其牌号切换已经非常快捷、流畅、稳定和高效。

  在“智”方面,精品制丝线在生产开始前可以通过数据寻求最佳参数,一键式下达生产参数设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提前预测出口水分变化趋势,自动进行水分调节,一个周期内,让效果最好的算法服务生产,进而生产出各方面参数最优的产品。

  红塔集团精品制丝车间综合组工作人员王海晶介绍,精品制丝车间布置了超过3.6万个传感器。大量传感器尽可能收集与生产相关的所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设备维修提供支撑,同时进一步促进原料品质的提高。(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