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立足独特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抓好考古研究,加强文物调查,推出更多文化名片——
让文化资源“活起来”“亮起来”
进入暑期,云南省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记者 陈飞 摄
步入云南省博物馆一睹古滇国青铜文明风采,走进云南考古体验馆开启古滇文化发现之旅,在西南联大博物馆重温峥嵘岁月……在云南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一道道植根于独特文化资源而“烹饪”出的文化大餐,无不让观众、游客流连忘返、感触良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云南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特点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立足独特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抓好考古研究,加强文物调查,推出更多文化名片,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让云岭大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亮起来”,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盘活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
平面呈回字形的主体建筑,颜色呈红铜色的外观……走近云南省博物馆,一种古朴浑厚、庄重大气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云南省博物馆现有23万余件藏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09件(套),藏品类别丰富,年代跨度大。馆内基本陈列“云南历史文明陈列”包含“远古云南——史前时期的云南”“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等六大展览,以通史陈列的形式叙述了从远古时期直至云南和平解放的历史进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在云岭大地创造的辉煌文明。
步入“文明之光”展厅,一幅青铜时代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观众仿佛穿越到了神秘的古滇国,充分感受到云南青铜文化的绚烂多彩。这时,那件造型奇特、闻名遐迩的战国牛虎铜案便会紧紧地抓住参观者的目光。
牛虎铜案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一头身体健硕的大牛为主体,牛4脚为案足,反弓的牛背作椭圆形案盘面,一只猛虎扑于牛尾,4爪紧蹬于牛身上咬住牛尾,向着案盘面虎视眈眈。大牛腹下站着一头小牛,首尾稍露出大牛腹外。此案1972年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葬群,是古滇国青铜文化的代表,被称为青铜时代“最后的辉煌”。
成立于1951年的云南省博物馆是云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5年,云南省博物馆从昆明市五一路原址整体搬迁至昆明市广福路新址,新址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6500平方米。作为一家综合性博物馆,省博物馆的藏品囊括了云南从远古至今的历史文化遗存。
在滇池东南岸的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出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及滇王金印,首次印证了古滇国的存在;后来,又在滇池沿岸发现70多个滇文化和汉文化遗址,再次证实了古滇国的真实存在……在云南考古体验馆的全息沉浸式展厅,这些被考古印证了的一段段历史,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不仅可以沉浸式感受古滇国的自然生态、古滇先民的居所,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还可触摸显示屏与他们互动——远逝的岁月并不冰冷,那曾是激情澎湃、鲜活动人的人生经历。
云南考古体验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考古体验馆,于2021年10月启动建设,2023年6月10日正式开馆并试运营。全馆共3层,通过考古记、里程记、学习记、探方记、出土记、修复记等不同功能分区设置,以考古工作、古代生产生活、文保单位等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将场馆划分为若干个主题空间,采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多点式触摸屏、全息沉浸式投影、VR眼镜等设备,用于核心内容的展示和体验。市民来到这里可以学习考古知识,加深对考古的科学认识,从而推动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让文物“活”起来。该馆开馆以来共组织接待参观25场,累计接待观众2000余名。
云南文化遗产丰富厚重,有丽江古城、哈尼梯田两项世界文化遗产,还有正在提名申报的景迈山古茶园。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中国传统村落777个,有革命遗址2265个;近代以来,西南联大和云南陆军讲武堂驰名中外。云南在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充实机构队伍、完善传播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注重文物价值挖掘阐释,讲好中国故事和云南故事,全方位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借力民族文化加快发展
“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1613年5月19日,一部中国乃至人类文学史、地理科学史上的不朽巨著——《徐霞客游记》开篇。在这部著作中,“滇游日记”占了四成。明代旅行家、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一生钟爱云南,在他34年的旅行中,云南是他游历最多的地方。腾冲是他西行到过的最远之地,在此一待就是40天。他在游记中,向世人呈现了云南的山川之美、人文之美。
400多年来,徐霞客和云南的故事代代相传,和云南山水、云南的风土人情一道,成为云南旅游的明信片,成为云南的宝贵财富。
距《徐霞客游记》开篇410年后的2023年5月19日,还是在美丽的腾冲,在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暨启动仪式上,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回顾了《徐霞客游记》与云南的渊源后,真诚邀请海内外朋友,带着家人、约着朋友,探寻徐霞客的足迹,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感受美好中国、共享幸福旅程。
此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欢迎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王宁在信中指出:“如今,到普洱小熊猫庄园体验一次研学,到德钦松赞梅里山居酒店等候一轮日出,到保山新寨‘中国咖啡第一村’寻一抹咖香,到滇南临安老城淘一把建水紫陶壶,到怒江老姆登村嗨一场‘达比亚舞’,已成为旅游新时尚,被网友们称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迅速在广大网友、游客中引起热烈响应,目前,全网阅读量已超过100亿次。今年上半年,云南省旅游业持续复苏,接待游客5.39亿人次,同比增长40.0%。
这是云南打好“文化资源牌”的一个生动案例。
另一个案例也值得书写。3月25日,“沪滇山海情 文化兴乡村——楚雄彝绣上海发布”活动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行。会上展示的原生态的刺绣工艺、优美的彝族服饰、精致的彝绣文创产品,让与会者充分领略到“千年彝绣、一绣千年”的非凡魅力,对“非遗文化+市场产品+旅游体验+就业致富”的发展新路径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以创意巧妙、配色大胆、设计精美而著称,是云岭大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2014年,楚雄彝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彝绣产业化道路上却面临着规模小、人员少、效益差等难题。如何把绣品卖出去、卖得好,成为摆在创业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2018年,上海提出“要深化文化帮扶,帮助云南民族地区讲好民族故事,增强吸引力、影响力”,开始着力打造以彝绣特色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沪滇文化帮扶“楚雄样本”。2019年,彝族服饰在当年的上海时装周上掀起了一股“最炫民族风”,并在沪滇协作持续推动下,楚雄彝绣精品走出国门,成功亮相纽约时装周。
从此,楚雄彝绣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从2012年的2100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45亿元,5.7万名绣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楚雄州正在通过“传统技艺+现代创意”,推动彝绣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全方位转变。
汉族的花灯、白族的扎染、彝族的彝绣、纳西族的东巴文古籍……云南被誉为“民族文化基因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缤纷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财富。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民族文化、文物古迹、手工技艺、特色美食等融为一体,形成了云南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着海内外游客。依托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相继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与举措,把文化的传承发展融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中,孕育出一股股强劲的“春风”,开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新画卷。
繁荣民族文化共同发展进步
“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这段誓词,镌刻于矗立在普洱市宁洱县民族团结园内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上。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的各民族代表和党政军代表在宁洱红场歃血盟誓、刻石铭志。它体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一诺千金的高贵品质和团结拼搏的崇高精神,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向心力,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典范。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70余年来,民族团结誓词碑的铮铮誓言深深融进云岭大地,激励着一代代云南各族儿女相知相亲、同向同行,绘就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美图景。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类似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这样的资源,云南还有很多。同样是在1951年,红河州各族各界代表共同签订了《团结爱国公约》,号召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维护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共同保卫和建设祖国”,表明了永远跟党走、维护边疆民族团结的坚定决心。在此时代背景下,《阿波毛主席》这首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哈尼族经典歌曲曾经风靡全国。歌中深情地唱道:“阿波(阿波,哈尼语,意为爷爷)毛主席,毛主席,敬爱的领袖毛主席住在北京城,隔山哎隔水么隔千里,哈尼人民想念您……”时代在发展,但维护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宁的初心始终不改。2020年9月29日,红河州各族各界代表举行《新时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签订仪式。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红河各族儿女恪守《公约》,不断丰富和发展“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新时代内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共生共荣。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大力促进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交流交融、繁荣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云南省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和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坚持把保护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先后启动实施“石榴红”工程、“枝繁干壮”工程和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文化成为增进民族团结的纽带,各族群众能成为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行。(记者 张雪飞)